当前位置:

卸下军装穿“红”装,军魂入骨显担当

来源:掌上星沙 作者:赵思仪 编辑:胡冲 2021-08-09 20:29:07
时刻新闻
—分享—

核酸检测、流调追踪、防控升级……面对反弹的疫情,长沙县黄兴镇从容应对、紧急部署,有序地将疫情防控工作开展得井井有条。同时,迅速招募了一支高效专业的志愿者队伍奔走在防疫一线。

在这群奔走的志愿者中,有一群特殊身份的群体。在部队时,他们是骁勇善战、赤胆忠心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脱下绿军装,穿上红马甲,他们又化身抗疫志愿者,投身到这场没有硝烟的特殊战斗,在抗疫的城池里筑起一道铜墙铁壁,让党旗高高飘扬在抗疫一线。

退伍军人志愿者。均为赵思仪 摄

“一日从军,终身为兵”

“座寺岭公交站疫情防控点需要招募志愿者,有意愿的可以联系我。”

8月5日,沿江山村治安主任董敏在沿江山退伍军人群中发布了一条简短的志愿者招募信息,不到一刻钟,便陆陆续续收到了10余名退伍军人的报名信息。

沿江山村035县道座寺岭路段是连接长沙县黄兴镇与浏阳市柏加镇重要交通要道。出现疫情后,为了严防疫情输入,黄兴镇沿江山村闻令而动,紧急部署,仅用一小时便在座寺岭公交站搭建起了一个临时疫情防控点,对车辆及往来人员进行消杀与健康检测登记。

八月骄阳似火,室外地面温度已达到40余℃。董敏与组建起来的退伍军人志愿队伍,步履不停,在座寺岭公交站疫情防控点顶着烈日,耐心引导过往司机出示健康码、行程码,为他们测量体温,指导正确佩戴口罩,给过往车辆喷洒消毒液杀菌,同时播放防疫广播,发放宣传单普及疫情防控相关政策、要求、注意事项等。

“一日从军,终身为兵!现在防疫工作一刻不能松懈,我们身体素质好,理应我们上!才能无愧党和国家对我的培养”去年刚刚从部队退下来的董永康擦了擦流进眼睛里面的汗。临近中午,温度越来越高,但是退伍军人志愿者们根本没有停下来的意思,古铜色的皮肤在阳光的炙烤下,映衬出他们作为一名军人骨子里的韧劲儿,诠释着普通退役军人们身上的责任与担当。

“哪里最危险,就到哪里去”

一朝进队伍,军魂便入骨,从穿上军装的那一刻起,军人的责任感就与他们如影随形。

“以后不管身在何处,都要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事,时刻不忘作为一名中国军人的担当!”退伍时老班长的一句话,让石正友记了一生。

家住黄兴镇黄兴新村团屋组的退伍老兵石正友,虽已退役30余年,却时刻不忘军人本色,书写“老兵新传”,2020年疫情时期,石正友便主动请战一线,成为社区志愿者,上门下户排查疫情情况、走街串巷宣传防疫知识、值勤值守路口关卡,哪里需要去哪里,凭着退伍军人那股韧劲和多年志愿者工作经验,稳妥地展开社区防疫工作。

今年7月底,全国各地相继出现新冠感染病例,石正友再次第一时间响应村部的防疫号召,积极投身一线。“哪里最危险,就到那里去!”这一次,石正友成为了黄兴卫生院一名志愿者,保障疫苗接种治安秩序,引导市民进行核酸检测,宣传疫情防控政策及防疫知识。为了能够保证做志愿者不耽误农活,石正友每天凌晨5点起床把家中的农活忙完,然后早上7点半准时赶到卫生院做志愿者,能吃苦、能担当、能战斗,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军人的精神。

两百余名退伍军人冲锋一线

“我刚退伍,让我上。” “我身体素质好,我适合参加抗疫队伍!”“我是中国军人,请求参战!”……这是黄兴镇防控一线,两百余名退役军人们用实际行动写下的请战书。

疫情反弹以来,海军陆战队退伍军人方佳柱主动请缨一线,与同为退伍军人的志愿者王起负责对接村(社区)大数据,接送隔离人员。有时遇到个别有情绪的隔离人员,方佳柱便从铁血军人化身柔情导师,积极开导,化解矛盾,为隔离人员提供人文关怀。出生在军人家庭的方佳柱时刻谨记着父辈们的教诲:“服从命令!不管危险不危险,军人都应该冲锋在前,不打折扣的完成任务!”

从湖北黄冈武装警察部队退伍下来的解雄,成为了黄兴镇接驾岭社区服务中心的一名报账员,在这次防疫工作中,解雄上门下户排查居民情况、检查“两码”情况、劝说黄码人员居家隔离,多日不分昼夜坚守疫情防控岗位,用“铁脚板”织密疫情防控网。

退伍军人唐灿煌在日常生活中乐于做志愿者,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的身影,帮农民运送蔬菜,护航助力高考,宣传移风易俗。这次疫情反弹,记者在核酸监测点再次看见了他忙碌的身影,消毒消杀,测量体温,凭着多年的志愿者经验,唐灿煌开展的井然有序。

这些忙碌而又可爱的身影,只是黄兴众多退伍军人的一个缩影,还有许多来自各行各业无名的英雄,活跃在抗疫一线的各个“战场”,不惧风险、不怕困难,用军人本色,书写豪情壮志,彰显“退役不退志、退伍不褪色、换装不换心”的精神。

来源:掌上星沙

作者:赵思仪

编辑:胡冲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退役军人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