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身唐装,一柱拐杖,一头银发,而最引人注目的还属他那长约30公分的白胡须,给人一种艺术家的风范。这就是我的父亲廖德运,一个上过战场、负过战伤、立过战功的退役老兵。
父亲是1953年生人,1970年参军入伍,在1971年的"五·一四"战斗中英勇负伤,于1975年复员回到湖南老家务农。就是这样一位有着艺术范的农民,却做了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为牺牲战友扫墓45载,照看战友父母10多年……
去年清明节前后,老家中学的校长(我初中的班主任)给我转发了一个学校师生在欧阳征生烈士墓园开展德育教育的活动美篇。于是我拨通了父亲的电话……
父亲说,今年总算完成一件大事——战友欧阳征生的墓园修葺完了,本想向乡里申请做一个仪式的,但因为疫情没有批下来……
欧阳征生是某高炮团战士,1971年5月14日在一次边境战斗中壮烈牺牲。战斗中,敌人炮弹弹片将他的肚皮划破,肠子顺着裂口往外流,他将肠子塞入肚子里,手捂裸露的肠子继续战斗,直到壮烈牺牲,时年21岁。
电话中,父亲告诉我欧阳征生烈士的墓园是他向政府申请了好多次,直到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单独成立后,才批下来经费修建的。开始我并不相信这是父亲牵头修建的,特意给母亲打电话求证此事。不知是母亲向我表达对父亲的抱怨,还是对父亲所做的事表示赞扬。她在电话里向我絮叨了一个多小时,讲了三件事,有两件事差点惊掉了我的下巴。
母亲说,1975年父亲复员回家后,每年春节、端午、中秋和农忙时节,他都会去看望欧阳征生战友的父母,帮他们做农活,直到两位老人去世,前后坚持了10多年。去欧阳爷爷家拜年这件事,仔细回想起来确实有这么回事,当时我只是觉得有好吃的,有好玩的就成,根本就不会去想为什么要去欧阳爷爷家拜年,和欧阳爷爷家是什么亲戚。
第二件事,是为了能经常去看望自己的战友,父亲买了离欧阳征生墓园直线距离不到100米的一栋旧房子(早几年拆了旧房建了新楼房)。如果不是母亲亲口和我讲,我是绝对不会相信这是真的。没想到父亲和欧阳征生之间的战友感情已经深入骨髓。
第三件事,政府单位在扩建时,规划图中占用了烈士墓的土地,需要迁移烈士墓。父亲得知消息后,在认真学习《烈士纪念设施保护管理办法》后,写了一份长达数十页的报告,向政府有关部门逐级反映情况。在父亲一年多的坚持下,最终和政府单位达成协议修改了规划图。
带着诸多的想不到和不解,我询问过父亲很多次,他都没有正面回答过我。直到去年底,我专门从海南赶回湖南老家陪他过生日,在小酌几杯后,微熏的父亲被我软磨硬泡,最终道出了他的心声:当年比父亲大四岁的欧阳征生像待亲弟弟一样,照顾着父亲,但是,在1971年5月14日的老挝勐夸战斗中,父亲亲眼看见欧阳征生被敌人的弹片夺去了生命,永远留在了异国他乡。于是“你为国尽忠,我替你尽孝”的想法就像一颗种子在父亲的心底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你为国尽忠,我替你尽孝!”多简单朴素的一句话,让有着22看从军经历的我深感惭愧,父亲成为了不可逾越的大山!父亲,向您致敬——敬礼!
来源:中国退役军人
编辑:夏文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