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德仁在村里的留守儿童家中走访。
廖德仁(图中)帮助村民管理秧田。
红网时刻通讯员 黄灿 曾军华 娄底报道
4月8日,娄底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举行党史学习教育“老兵永远跟党走·让退役军人成为全社会尊重的人”主题演讲比赛。一名参赛选手深情讲述“老兵”同事、“新化县帮扶成效突出干部”廖德仁的精彩扶贫故事,博得了现场观众的热烈掌声。事后,笔者当面采访娄底市退役军人事务局驻新化县桑梓镇坪溪村扶贫队长、第一书记廖德仁,他的先进事迹确实值得点赞。
2019年3月,根据娄底市委安排,由娄底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牵头,娄底市军休所、冷水江市工业中等专业学校、大唐华银金竹山火力发电分公司3家后盾单位一起派人驻坪溪村帮扶。该村是名副其实的大村,由原来3个村合并而成,当时1108户4146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共185户664人。这里溪水淙淙,风景如画,但贫困人口多,村情复杂,基础设施差,脱贫任务艰巨。
这是一场没有退路、必须打赢的攻坚战,扶贫队长派谁去呢?娄底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认真研究,很快选定了在娄底市军休所办公室工作的廖德仁,理由似乎很充分:35岁,正年富力强。他18岁入伍,从陕西渭南到新疆边防,先后任班长、排长,出色完成高原演练、抗洪抢险、反恐维稳等急难险重任务。在部队摸爬滚打12年,2次荣立三等功、5次获嘉奖,多次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16年转业到地方,各方面表现也是杠杠的。显然,这是一位过得硬、能干事的好战士、好党员。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都不能少”。廖德仁深知,脱贫攻坚使命光荣、责任重大。面对革命老区人民的期盼和呼唤,廖德仁以扶贫楷模王新法、黄文秀为榜样,始终带着感情和责任,真真切切热爱坪溪,扎扎实实帮扶坪溪,在希望的田野上撸起袖子加油干。
一到村里,廖德仁力行“白天走看访,晚上写读想”,带领工作队察村情、听民意,挨家挨户上门“认亲”,深入田间地头走访。晚饭后,又忙着整理笔记,和村干部一班人研读扶贫政策,搞论证、话对策、谋发展。他坚持带头上党课,讲红旗渠、梁家河、十八洞村,团结引导大家在学思践悟中画出最大同心圆,紧盯“县摘帽、村出列、户脱贫”这一目标,对准“急难愁盼”,打开组合拳,挂图作战、精准施策,重点推进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争做扶贫站场上绝地反击的排头兵。
娄底市退役军人事务局驻新化县桑梓镇坪溪村扶贫队获评“新化县桑梓镇先进驻村工作队”。
廖德仁(右一)在扶贫工作中。
“只要工作到位,没有搬不开的石头,没有化不了的坚冰。”廖德仁常这么说。凭着扎硬寨、打硬仗的倔劲、钻劲,他努力为坪溪村办实事、解难事。村里的种粮大户李忠诚尝到创业甜头,计划扩大再生产,却苦于土地流转和周转资金设下难题。廖德仁跑上跑下,积极组织协调,化解矛盾,还帮李忠诚筹来了创业贷款,以消费扶贫售卖菜籽油2000多斤。今年李忠诚的水稻种植基地将达到350亩。村里的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启动,有村民担忧,不愿签字。廖德仁耐心细致讲政策、做工作,引导村民解放思想,算笔明白账,彻底消除顾虑。最终,80多岁的杨大爷站出来说:“廖队长讲的、算的,没得错,我都信,我们的好日子就要来了,大家签字吧。”一年下来,石皂岭、发娥冲两处安置点洋房林立,173位村民住进了幸福的新家。
杨洁婧、杨智武这对孤儿,一个11岁、一个8岁,因父亲去世、母亲改嫁,姐弟俩和奶奶相依为命。廖德仁特别记挂,给予特困帮扶,经常去探望。一天晚上,他把娄底买来的新书包送上,小武很高兴,眼里闪着光,突然说:“奶奶,廖叔叔一来,我爸爸好像就回来了!”廖德仁一把抱住小武,泪光闪动。60多岁的奶奶转过身去,泣不成声。那一刻,乡村的夜那么静好、那么温暖,星星似乎都亮了。廖德仁觉得多了一双儿女,找到俩孩子的妈妈谈心,又找学校老师,共织一张关爱网。如今,婆媳心里的疙瘩解开了,俩孩子的笑声多了,成绩也进步了。
初心使命不曾忘,一枝一叶总关情。决战新冠肺炎疫情,与乡亲们守望相助,坚决筑牢安全防线;暴雨中,打着手电筒巡逻排险,连夜把孤寡老人紧急转移;春风里,到坪溪中学当教官搞军训,让孩子们快乐成长、逐梦“橄榄绿”;农忙时,帮贫困村民挖土种地、插田扮禾,任风吹日晒大汗淋漓;因为一个月24天坚守在村里,每次回家总难掩疲惫和愧疚------回望来时路,廖德仁无怨无悔,他的每一步都坚定、每一天都充实。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两年来,在4家单位和扶贫工作队的倾力帮扶下,坪溪村大变样:全村185户贫困户全部脱贫摘帽,2020年贫困户人均纯收入实现1.1万余元;到位帮扶资金近100万元,高压电网、自来水工程、军休大道、路灯亮化等全面改造升级;坪溪生态农场、博瑞农业开发、易中特色养殖四面开花,一个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生活富裕的新农村就在眼前------
誓言无声。告别魂牵梦绕的火热军营,投身乡村振兴的扶贫战场,廖德仁用实际行动展示了一位老兵的本色和新功,赢得了尊重和好评。他的忠诚、血性、意志如钢,飞扬着中国军人退役不褪色的天地英雄气;他的担当、奉献、无私无畏,传递着共产党人为民服务的满腔枝叶情。
来源:红网
作者:黄灿 曾军华
编辑:李响炮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hntyjr.rednet.cn/content/2021/04/16/91946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