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潇湘,薪火相传。循着红色足迹,广大退役军人在新时代新征程新战场,用一串串坚实脚印,谱写出一曲曲奋斗赞歌,宛如一颗颗星、一盏盏灯、一簇簇火,闪耀在三湘大地,续写着红色华章。
现推出退役军人“每日一星”系列报道。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看认识一位通过种粮,让家乡的田野成为致富“金土地”的退役军人刘波。
刘波在田间劳作。
年少时,他向往从军当英雄,19岁入伍穿上“橄榄绿”。回乡后,他子承父业,变身农业“尖兵”,钻研种植技术,带领乡亲和战友共筑“田园梦”。
刘波于1996年入伍,服役期间多次获评“优秀士兵”。5年军旅生涯,练就了他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刘波服役期间照片。
刘波的父亲刘国和,是一名参加过边境战争的老兵,2008年开始种水稻。2013年底,刘波看到种了一辈子田的父亲身体越来越差,毅然放弃大城市优厚的工作待遇,接过父亲手中的“枪”,子承父业种植水稻,开始自己的创业之路,成为了一名乡村“新农人”。
“搞农业一定要讲究方法,懂得科学种植、科学管理,‘土洋结合’更有奇效。”刘波立志做一个全能型的新型农民。他把目光瞄准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不放过任何一个学习机会,参加各类生产培训40多场次。2018年,他参加湖南省“千人境外学习班”,成为全省赴日韩学习的首批学员。“取经回来,我最大的感受是他们做农业都有一种工匠精神。”刘波触动很大,“我干农业就要爱农业,做精农业。”
刘波成立了珠梅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的运营模式,把流转的水田分为无公害优质水稻基地、农业技术示范推广中心两大功能区,在统一配种、统一浸种催芽、集中育秧等方面,编制整套标准化作业规程。
除了向“科学”要质量,还要向“机械”要效率。乘着农机补贴的东风,刘波买回10余台农机,用于机械化耕种。买机械、用机械、修机械……他从一个门外汉,捣鼓成了一名农机专家。
“现在公司拥有国内外大型农业机械设备30余台,农业作业实现了全程机械化,服务面积达3200亩。”刘波介绍,目前公司拥有已授权的发明专利1项,正在积极申报实用新型专利6项,成功申报湖南省无公害农产品种植基地,公司还和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教授团队合作,培育、种植和推广优质早稻湘籼45号和早稻超级稻中嘉早17号、湘晚籼13号、玉针香等“湘米”系列优良品种。
近年来,刘波带动古塘、七星街等乡镇12名退役军人从事农业生产,关联建档立卡贫困户86户,帮助入社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增加收入共130余万元。
2020年,刘波利用合作社的收益,投资10余万元,建起200多立方米的冷链仓储,为周边村民免费提供农特产品、蔬菜贮存。2022年,他还建了一个200平方米的土特产超市,除吸纳村民就业外,还收购销售当地特色农产品。“想自己卖的,我就免费提供场地;没有时间的,我们就帮忙代售。”
“浇灌了多少汗水,土地就会给予多少回报。以前扛枪守卫国土,现在拿起‘锄头’,土地就是我的阵地。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家乡的田野成为村民致富的‘金土地’。”刘波说。
来源:湖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
编辑:夏文颖
本文链接:https://hntyjr.rednet.cn/content/646747/50/124544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