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每日一星”丨毛春山:百年支部“接棒人”

来源:湖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 编辑:夏文颖 2023-02-21 10:34:18
时刻新闻
—分享—

红色潇湘,薪火相传。循着红色足迹,广大退役军人在新时代新征程新战场,用一串串坚实脚印,谱写出一曲曲奋斗赞歌,宛如一颗颗星、一盏盏灯、一簇簇火,闪耀在三湘大地,续写着红色华章。

现推出退役军人“每日一星”系列报道。今天,让我们一起跟随“兵支书”毛春山一起感受伟人故里的百年变迁。

图片3_副本.png

毛春山。

1925年,毛泽东在韶山村创建中国最早的农村党支部之一——中共韶山特别支部。退役军人毛春山,就是这个支部的第25任书记。

1973年,毛春山出生在伟人故里韶山村,爷爷是老湘军,家中的叔伯也都是军人,受家庭熏陶,他心中早早埋下参军入伍的种子。1992年,他如愿穿上军装,在部队,他长见识、练本领,还参加了1993年总参系统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的文艺表演。巍峨庄重、气势恢宏的天安门城楼让这个毛主席家乡的年轻人心潮澎湃。

2017年3月,毛春山接过这个百年支部的接力棒,当选为新一届村党委书记。“我1994年从部队退役后,就在农村参加工作,从最开始的村治保主任,再到2017年开始担任村党委书记,我的工作目标一直是带领村民过上更富足的生活。”毛春山说。

“接棒”时,正值韶山、韶源、韶北3个自然村合并成韶山村。面对高达1400万元的债务难题,毛春山提出“合村更要‘合心’”。如何做到合村又合心?毛春山主张在发展红色旅游上做文章,把红色资源优势转化为村民致富的项目优势。

毛春山带领村两委做了几件大事:拆除故居旁以及毛泽东纪念园周边的非正规营业摊点,整治故居景区环境;拆除滴水洞景区片区的门店和杂摊;配合韶山市实行景区交通换乘;推动民居环境改造等。

改革触及部分村民利益,阻力重重。毛春山带领村干部,挨家挨户上门做工作,还有党员带头拆了自家的摊位。经过多年的努力,如今的韶山景区旅游市场秩序井然、焕然一新。

在村党委带领下,韶山村还通过与文旅广体局、第三方旅游公司合作,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让资源变资产、村民变股民。

“投资1000万元的‘毛泽东少年求学之路’项目,是我们擦亮‘红色堡垒’的动作之一。”毛春山介绍,“毛泽东少年求学之路”从毛泽东同志故居延伸到毛主席外婆家,全长3.8公里,主要开展红色教育研学等活动。

依托当地红色资源,毛春山和班子成员鼓励村民利用自家闲置房屋、庭院开办特色民宿。

“能行吗?”村民有些迟疑,有人怕赔本,有人担心民宿已经饱和。

毛春山和班子成员挨家挨户为村民分析政策、形势,给他们吃下定心丸。一家、两家、五家、十家……为改造民宿,村民们忙得热火朝天。有人收集蓑衣、斗笠、风车、马灯等老物件,有人重新装修房屋、种花种树、完善设施……就这样,韶山村的民宿一间间开起来了。

如今的韶山村,大力发展红色旅游、红色研学、红色教育、休闲农业等业态,拥有4家村集体企业,固定资产达2.29亿元,发展村级合作社10家,开设精品民宿36家、餐饮门店80余家、旅行社6家……韶山村的红色品牌越来越亮,集体经济越来越强,民生福祉越来越高,勤劳质朴的韶山村人也把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

毛春山兑现了“带村民过上更富足的生活”的承诺。

来源:湖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

编辑:夏文颖

阅读下一篇

返回退役军人频道首页